在人體解剖學教育中使用虛擬模擬也有助于克服語言障礙,因為學生無論語言水平如何都可以使用模擬。這種以技術為基礎的教育可以為所有學生提供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,無論他們的水平如何。
VR和AR技術為解剖教學和手術培訓提供了一種逼真、立體、可完情景再現式反復操作的學習環境,又可為真正的手術實施“化”的手術導航與臨場感的直播學習,在降低實踐成本、提升培訓質量和效率、提高手術成功率等方面展現出了大的勢,正逐漸成為醫療教學及手術培訓領域的“新寵”。
加強人體解剖學知識的前沿研究。在高校醫-學人體解剖教學中,應該注重人體解剖學知識的前沿研究,不斷更新和拓展知識體系,為學生提供新、面的知識。
數字化人體解剖科學館相比傳統的人體解剖教學,虛擬人體解剖教學可以降低學習成本和風險,避免了真實尸體解剖所帶來的倫理和安問題。虛擬人體解剖教學可以為醫-學生和相關專業學生提供更面的解剖學知識,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解剖學知識,為未來的臨床實踐奠定堅實的基礎。
運動功能微課:將人體在不同的運動過程中肌肉的參與、收縮、協同配合,牽拉其附著的骨,并以骨連接為紐帶產生的各類運動通過3D動畫的形式,生動的展示出來。將不易表達的知識,形象的表達,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,提升對知識的認知度。
虛擬人體解剖平臺是一種安、無害的教學工具,學生可以在沒有真實人體解剖的情況下進行學習和實踐,避免了傳統人體解剖教學可能存在的安風險和道德問題。
人體醫-學虛擬軟件,由高等院校精品課程相關負責人、醫-學院相關醫-學教授制定實訓內容,依照教學大綱、參考教學經驗精心設計,內容科學、操作規范,學生直接面對實物,形象直觀。本軟件的應用,使學生脫離實驗室也可以隨時進行人體解剖學習,提高了學習質量,界面友好、實驗指導信息豐富,操作中實時提示相關儀器的名稱、功能、操作方法等信息,指導學生完成實訓內容。
目前,虛擬現實技術已獲得了長足的發展。在國內,VR 技術研究正快速發展,并從戰略層面根據我國的國情,制定并開展 VR 技術的研究計劃。九五規劃以后,自然科學基金委、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等都把 VR 列入了研究項目。國內一些重點院校,已積投入到了這一領域的研究工作,教育領域,特別是在一些工科類實訓類課程中,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應用案例,大地提升了教學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