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三維互動解剖虛擬實驗教學軟件
1、功能參數
1.1 系統解剖采用標準人體解剖學姿勢,面向前,兩眼平視正前方,足尖 向前, 雙上肢下垂于軀干的兩側,掌心向前。
1.2 具備重置功能, 恢復初始狀態。
1.3 具備初始化功能,恢復初始正面視角。
1.5 界面清爽模式, 能夠隱藏所有按鈕, 只顯示 3D 解剖模型。
1.4 旋轉功能:解剖模型可以圍繞 XYZ 三個軸向旋轉,旋轉的間隔角度為 任意角度。
1.5 平移功能: 人體可以上下和左右平移。
1.6 具備“無級”放大與縮小的縮放功能。
1.7 隱藏、透明功能:所有解剖結構可以隱藏和透明。
1.8 具有單獨顯示某一結構的功能。具有即指即顯功能。
1.9 具有聚焦功能。具備截圖功能。
1.10 具備 2D 畫筆功能及 3D 畫筆功能:至少 5 種顏色可選擇,具備擦除 功能。
1.11 具備預設收藏夾功能及自定義收藏夾功能。
1.12 具備課程編輯功能及自定義編輯功能。
1.13 標準剖開模型:直接在三維模型上進行切割,可以從水平面,矢狀面, 冠狀面三個標準模式剖開模型得到連續的剖面結構 3D 模型, 同時 3D 模型 可鏡像保留顯示相向剖面。
1.14 任意自由切開模型:可以自定義 x 和 z 軸的任何角度,從而自定義切 割面的任何角度進行剖面,呈現連續的自由的斷面結構 3D 模型。
1.15 具備快隱功能。
1.16 沖擊波: 以所選結構為中心,呈四方形逐步擴大顯現鄰近結構,可快 速調出并查看鄰近結構之間的解剖關系。
1.17 具備圖釘功能,可以在三維模型上進行圖釘標注, 可以增刪圖釘, 并 進行文字標注。
1.18 具備自由拆分功能,拆開以后整體模型依然可以三維操作。
1.19 具備的功能,自動拆分視圖內所有結構。
1.20 具有陰影模式,顯示結構的陰影。
1.21 具有染色模式,不同結構顯示不同的顏色。
1.22 具有 X 光模式,模擬顯示 X 射線下相關結構效果圖像。
1.23 具有平躺模式,軀體橫向擺放, 可繞 Y 軸旋轉。
1.24 具有左右鏡像模式,軀體左右切換。
1.25 具有立體模式,配合 3D 顯示裝置和 3D 眼鏡使用。
1.26 浮動文字及圖片:可添加浮動的文字及圖片。
1.27 背景顏色,至少有黑白灰三種供選擇。
1.28 解剖結構名稱是中英文對照,并且可以中英切換顯示。解剖結構有英 文發音。解剖結構有文字注釋。
1.29 主要解剖結構增加相應的實物圖片, 虛實對比,貼近教學和臨床 需求, 點擊結構,可進一步點擊查看相應圖片。
1.30 支持角度測量和距離測量。
1.31 支持檢索查詢功能:輸入解剖學結構名稱可以檢索出相應的三維結 構,點擊某個搜索的結構,此結構自動 3D 顯示, 并且此結構之外的其他 結構透明, 突出所選結構。
1.32 提供樹形結構目錄和分層顯示二種方式。
2、系統解剖模塊
2.1 系統解剖包括男性整套全身模型, ≥3700 個結構。女性整套全身模型, ≥3700 個結構。
2.2 男女各包括至少 12 個系統:皮膚系統; 骨骼系統; 骨連接/韌帶; 肌肉 系統; 泌尿系統(男)(女);生殖系統(男)(女);脈管系統; 淋巴系統; 神經系統; 內分泌系統; 眼睛;耳朵;
2.3 肌肉系統中大小菱形肌要分開,三角肌有前、中、后三束。豎脊肌分為 髂肋肌、 *長肌、棘肌三束。背部多裂肌、回旋肌等深層肌也有體現;神 經系統中臂叢組成的神經前支 C5-T1,上中下干, 前后股, 外側束、內側 束、后束,均有詳細分段體現;頭部血管中大腦前動脈、大腦中動脈、大 腦后動脈分支,均有詳細分段體現;生殖泌尿系統中膀胱、子宮、前列腺、 卵巢、睪丸含切面結構。
3、局部解剖模塊
3.1 局部解剖菜單按淺層到深層設置, 操作時可按層次逐層解剖。且解剖過 程中, 可見筋膜、動靜脈細小分支、神經分支、滑囊、軟骨等完整結構。
3.2 局部解剖應充分考慮到不同個體的差異,結構的變異能體現出來。
3.3 神經節包括但不限于以下:頸上神經節、頸中神經節、頸胸神經節、翼 腭神經節、下頜下神經節、睫神經節、椎神經節、迷走神經上神經節、迷 走神經下神經節、舌咽神經上神經節、舌咽神經下神經節、舌咽神經耳神 經節、內臟神經節、腹腔神經節、腸系膜上神經節、奇神經節等。
3.4 指屈肌腱鞘滑車系統包括但不限于以下:環形滑車: A1、A2、A3、A4、 A5 ;交叉滑車: C1 、C2、C3 等。
3.5 膝關節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:髕上囊、髕前皮下囊、髕下皮下囊、髕下 深囊、腓腸肌內側頭深囊、腓腸肌外側頭深囊、半膜肌與腓腸肌內側頭滑 囊、腘肌腱與股外側髁滑囊、 腓腘囊、股二頭肌下腱下囊、鵝足囊等。
3.6 咽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:咽上縮肌翼咽部、咽上縮肌腭咽括約肌部、咽 上縮肌下頜咽部、咽上縮肌舌咽部、咽上縮肌頰咽部、咽中縮肌小角咽部、 咽中縮肌大角咽部、咽下縮肌甲咽部、咽下縮肌環咽部、莖突咽肌、咽鼓 管咽肌、腭咽肌、腭舌肌、腭垂肌、腭帆張肌、腭帆提肌等。
3.7 足腱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:脛骨后肌腱鞘、脛骨前肌腱鞘、拇長屈肌腱 鞘、趾長屈肌腱鞘、腓骨肌總腱鞘、拇長伸肌腱鞘、趾長伸肌和第三腓骨 肌腱鞘、趾纖維鞘等。
3.8 腺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:舌扁桃體、腭扁桃體、咽鼓管扁桃體、鼻咽扁
桃體、腭腺、舌前腺、副腮腺、下頜下腺、舌下腺、腮腺等。
3.9 韌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:恥骨梳韌帶、腔隙韌帶、恥骨上韌帶、恥骨 弓狀韌帶、恥骨膀胱韌帶、恥骨尿道韌帶、陰勁懸韌帶、陰勁袢狀韌帶、 恥骨前列腺韌帶、子宮系膜、輸卵管系膜、卵巢系膜等
3.10 大類包括至少 11 個局部模塊:
頭頸部;膝; 男性盆腔; 女性盆腔; 肩部; 手腕部;足部---403;髖部; 腹 腔;胸腔; 脊柱區。
4、斷層解剖模塊
4.1 斷層可以和 3D 模型對比顯示,3D 模型可以剖開或不剖開顯示。3D 模 型可以三個標準軸向剖開,也可以自定義任何位置剖開。 斷層顏色真實, 鮮活, 原始尸體沒有經過福爾馬林浸泡過。
4.2 斷層圖片能夠放大、縮小、平移等操作。
4.3 斷層至少有彩色和黑白兩種選項。
4.4 斷層結構有文字引線標注, 引線可以隱藏。斷層有彩色塊顯示。
4.5 男性全身水平面間隔≤1mm、矢狀面間隔≤1mm 、冠狀面間隔≤1mm。
4.6 女性盆腔水平面間隔≤0.33mm、矢狀面間隔≤1mm 、冠狀面間隔≤ 1mm。
5、小微解剖模塊
5.1 至少包括骨剖切、眼、淚器、晶狀體、內耳、耳蝸、血管剖切、舌、舌 截面和皮膚的微觀三維解剖。 至少包括女性盆腔部位的正中剖面 3D 模型。 至少包括一套孕婦3D 數字模型。至少包括一套嬰兒骨骼和皮膚 3D 數字模 型。
二、微課動畫
包含冰鮮尸體解剖微課不少于 25 節、生理學動畫如血流動畫、尿液吸收、 橫橋形成、消化吸收等三維動畫等, 數量不少于 20 個。
三、實物圖譜
1、包括系統解剖和局部解剖兩大模塊。系統解剖至少包含骨骼系統、肌肉 系統、呼吸系統、消化系統、內分泌系統、生殖系統、泌尿系統、淋巴系 統、心血管系統、神經系統等。局部解剖至少包含頭頸部、胸部、腹部、 肩部、手部、盆部、髖部、膝部、足部等。
2、內含不同角度的高清圖譜, 包含正視圖、后視、側視、上面觀、下面觀、 切面、 X 光、 MRI 等。
3、每個結構都做了顏色定位。結構標識≥13000 個。
4 、中文、英文雙語結構標注。
四、骨性標志
4.1 采用三維重建技術,將骨骼結構關系以三維立體的直觀方式展現。將骨 骼結構及其特征,空間化、立體化,對骨學教學中的知識點與理論進行空 間化歸整。
4.2 提供了較為完整的解剖學三維數據,囊括了骨骼的結構及定位。
4.3 軟件包含骨頭共 206 塊,分為頭顱骨、軀干骨、上肢骨、下肢骨四個部 分。
4.4 針對每塊骨骼結構進行系統化的標注及注解,全身至少800 個骨性標志, 通過 3D 模型更好的展示骨骼結構特征。
五.考核測試系統
1、包含試題練習和考核測試兩個模塊。全部為真實尸體結構考核, 包括中 文測試和英文測試。
2、測試題庫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:
(1) 骨骼系統測試分為:全身骨骼、顱骨、頭頸部、胸部、腹部、背部、 脊柱、上肢骨、下肢骨、關節等; ≥1900 道題。
(2) 肌肉系統測試分為: 頭頸部、胸部、腹部、盆部、背部、上肢、下肢 等; ≥300 道題。
(3) 消化系統測試分為:胃腸道、附屬腺體和器館等; ≥250 道題。
(4) 呼吸系統測試分為: 鼻腔、上呼吸道、下呼吸道、喉等;≥200 道題。
(5) 泌尿系統測試分為:腎臟、上尿路、嚇尿路等; ≥100 道題。
(6) 生殖系統測試分為:骨盆、會陰、乳房等; ≥150 道題。
(7) 心血管系統測試分為:心臟、頭頸部、胸部、腹部、盆部、上肢、下 肢等; ≥1400 道題。
(8) 淋巴系統測試分為:腺體和器館等; ≥10 道題。
(9) 神經系統測試分為:腦、顱神經、脊髓和脊神經、周圍神經干、周圍 神經上肢、周圍神經下肢、自主神經、特殊感受器等; ≥1000 道題。
(10) 內分泌系統測試分為: 下丘腦、垂體、松果體、附屬腺體和器館等; ≥50 道題。
(11)皮膚測試分為: 皮膚、皮下組織、指甲等; ≥10 道題。
3、測試時,選擇系統和題目數量進行測試;測試過程中,每道題會顯示答 題正確與否;測試完畢時,會顯示測試用時、正確率、百分比分數。
4、進入考核模塊時, 可以自定義選擇要考核的系統和題目數量。考核結束 時,可以導出成績單,成績單顯示答題用時、分數。具有錯題歸納功能。
六、腦干解剖
1、腦干外觀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:丘腦前核、楔束結節、面神經丘、絨 球、額橋纖維、薄束結節、舌下神經三角、下丘腦、下丘臂、下丘、下橄 欖核、中間葉、弓狀核、丘腦內髓板、腳尖窩、丘腦外側背核、丘腦外側 后核、內側膝狀體、 正中隆起、丘腦背內側核、延髓、延髓錐體、中腦、 小腦中腳、丘腦中線核群、結節部、松果體、腦橋、垂體后葉、后外側裂、 丘腦枕核、脊髓丘腦束、上丘、顳葉腦橋纖維、迷走神經三角、丘腦腹前 核、丘腦腹后核、前庭區、前連合、垂體前葉、丘腦等。
2、腦神經核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:耳蝸核、迷走神經背核、前庭下核、 前庭外側核、前庭外側核、三叉神經中腦核下段、三叉神經中腦核上段、 三叉神經運動核、疑核、舌下神經核、動眼神經核、孤束核、滑車神經核、 三叉神經脊束核、前庭上核、三叉神經感覺主核、展神經核等。
3、纖維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:下丘臂、被蓋**束、下丘連合、皮質 脊髓束、楔束、楔束核、薄束、薄束核、外側丘系、內側丘系、脊髓丘腦 側束、內側縱束、頂蓋前核、紅核、紅核脊髓束、三叉神經脊束、丘腦髓 紋、黑質、上橄欖核、頂蓋脊髓束、腹側核、腹側聽紋、前庭脊髓束等。
七、微觀及斷面解剖
包括但不僅限于以下微觀及斷面解剖:腎上腺截面、肺泡截面、肛管截面、 動脈冠狀截面、動脈橫截面、腦冠狀截面、腦水平截面、乳房截面圖、耳 朵截面、眼睛矢形截面、股骨截面、膽囊矢狀截面、心臟截面、腎截面、 肝臟組織部分、肺部、淋巴結截面、男性下泌尿道截面、中腦截面、肌截
面、前列腺矢狀截面、視網膜、皮膚組織、小腸斷面、小腸組織節、脊髓 L1 水平的截面、胃截面、胃組織細節、牙齒截面、子宮陰道截面、靜脈截 面等。
八、中醫經絡腧穴可視化實驗教學軟件
1 、3D 經絡循行并且包括內循行和外循行,包括但不僅限于:十二正經、 十二經別、奇經八脈、十二經筋、十二皮部、十四絡脈等。
2 三維針灸穴位模塊
2.1 3D 針灸穴位包括點狀穴位和針狀穴位。點狀穴位標示穴位的位置; 針 狀穴位標示基本下針角度和深度。包括經穴: ≥360 個,經外奇穴: ≥50 個。穴位的名稱至少包括中文、拼音、國際標注 3 種方式。
2.2 每個穴位有詳細文字解釋,包含: 主治功效、針刺深度與禁忌、定位、 解剖、特定穴等。
3. 腧穴三維進針動畫:
3.1 主要包括十二正經、任脈、督脈腧穴的三維進針動畫。數量≥200 個。
3.2 每個動畫詳細記錄了針刺腧穴時, 進針的角度、深度和進針時經過的解 剖層次。
3.3 每個動畫配有該腧穴詳細文字解釋:如主治功效、針刺深度與禁忌、定 位、解剖、特定穴等。
3.4 腧穴進針斷層圖:
主要腧穴斷層圖,可以從切面詳細了解,進針所經過的解剖結構。數量≥ 200 張。
九、中醫經絡腧穴考核測試軟件
( 一)、認穴練習與考核
1、進入認穴練習時, 可選擇一條經絡練習,也可選擇多條經絡練習。題目 數量根據所選經絡所定。題型至少包括選擇題,答題過程中會提示答案正 確與否。
2 、答題過程中,可以使用輔助工具定穴。
3、進入認穴考核時, 可自定義選擇題目數量和考核時間。題庫數量涉及至 少 360 個穴位。答題過程中也可以使用輔助工具如經絡、標尺等, 但不提 示答案是否正確。
4、答題結束可以導出成績 PDF 格式,成績里包含成績和錯題。
(二)、點穴練習與考核
1、進入點穴練習時, 可選擇一條經絡練習,也可選擇多條經絡練習。題目 數量根據所選經絡所定。題型至少包括題干題,直接在三維模型上進行點 穴,答題過程中會提示答案正確與否。
2 、答題過程中,可以使用輔助工具定穴。
3、進入點穴考核時, 可自定義選擇題目數量和考核時間。題庫數量涉及至 少 360 個穴位。答題過程中也可以使用輔助工具如經絡、標尺等, 但不提 示答案是否正確。
4、答題結束可以導出成績 PDF 格式,成績里包含成績和錯題。
(三)、經絡描畫練習與考核
1、進入經絡描畫練習時, 選擇一條要練習的經絡, 直接在三維模型上點選 相對應的此經絡穴位,點選不對時,會提示錯誤,可重新點選,直至點選 正確。
2、點選穴位時, 要按照經絡上穴位的順序進行點選,點選正確后,經絡會 隨之顯示。
3 、答題過程中,可以使用輔助工具定穴。
4、進入經絡描畫考核時, 選擇一條要考核的經絡, 直接在三維模型上點選 相對應的此經絡穴位,點選不對時, 不會提示錯誤信息。
5 、考核結束后,可以導出成績。
(四)、經絡識別練習與考核
1 、至少包含十二正經、十二經別、奇經八脈、十五絡脈、十二筋經、十二 皮部的練習與考核。
2 、題型為選擇題,考核結束后可以導出成績。
十、 3D 肌筋膜
1 、3D 肌筋膜鏈系統包含 12 條肌筋膜鏈,通過 3D 展示每條肌筋膜鏈所涉 及的相關結構與肌筋膜鏈的路線軌道。每條肌肉鏈分別包含 3D 力線模型、 牽張運動、姿態功能、運動功能、代償表現、生物力學分析等圖文信息。 (提供證明材料)
2、具有前表線、后表線、側體線、螺旋線、前深線、前功能線、后功能線、 同側功能線、臂前表線、臂前深線、臂后表線、臂后深線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