虛擬仿真臨床思維訓練平臺通過3D建模和虛擬仿真技術,將臨床思維貫徹護理實踐教學中,使護理專業的課程資源進行分解和有機融合,培養出具有整體性思維的護理人才,讓護理專業教育是教給學生知識和技能,更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,科學嚴謹的思維方式,挖掘激發潛能,引導學生走上更為廣闊的職業發展路徑。
平臺以護理工作場景為原型,采用3D虛擬技術,構建場景模型,以實際工作內容為線索,將工作過程情境化,學生可在虛擬的工作場景中完成護理評估、護理診斷、護理計劃和擬定護理措施等內容。在高自由度的平臺,學生以“場景角色”成為項目執行人,在構筑的虛擬場景中,完成項目內容的過程即是學習和運用知識技能的過程。教師和學生通過“游戲方式”控制人物角色,實現場景漫游,與虛擬病人、場景用物和教學資源進行各種交互,達到輔助教學的目的,使得教與學的過程更為生動、有趣,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。
以臨床護理工作內容和真實工作環境為原型,以護理程序為邏輯,參照標準流程和規范,依托虛擬的醫院環境場景,通過案例、項目的串聯,實現護理專業課程及其相關課程涉及的知識和素養、理論與實訓、單項技能與綜合能力的有機融合,突顯護理工作的整體性和系統性,建立學生的臨床工作思路和提高學生臨床思維能力。
完成項目教學所需的教學資源整合與串連,合理分割、碎片化知識,并融入虛擬環境中便于隨時調用,滿足教學課堂組織,實現資源優化與整合;
將護理專業的理論知識、技能操作與人文素養等有機結合,通過項目或案例將相關知識進行融會貫通,提高學生臨床思維能力,實現知識技能融合貫通;
虛擬場景環境的搭建符合真實醫院情境,工作內容依據臨床護理工作流程要求和規范設計,讓學生在虛擬的未來工作場景中學習和演練,實現高度還原工作實際;
平臺對學習、練習和考核各個環節進行數據采集和數據分析,為形成性評價提供客觀依據,同時驗證教學效果,幫助教師尋找教學薄弱點和突破點,實現及時客觀的反饋機制。
虛擬仿真臨床思維平臺立足教育之本源,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,開創“情中學,境中用,所學即所用”的教學模式,踐行專業隨產業而變,教育隨需求而動、課程隨實踐而行的教學思路。通過平臺,實現知識與技能、理論與實踐,行為與思維的融合,從教學資源的建設到課堂教學的組織,從場景病歷的呈現到后臺數據的收集,多角度保證教學效果,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。